当前位置:吾爱软件下载 > 文章教程 > 网络热点 > 藏在“薪火”里的黑科技

藏在“薪火”里的黑科技

2023-09-07 11:32:39 作者:admin 文章来源:unknown 阅读次数:643

记者 俞婷莉

本周五,杭州亚运会线下火炬传递将正式启动。9月8日-20日,“薪火”将在浙江11个地市传递。

火炬不仅承载了传递亚运火种的功能,也是传递城市特色、传承亚运精神的重要礼器。所以“薪火”的设计满满都是细节,来看看有哪些“黑科技”吧。

出火口:防风防雨

顶部采用浮动片打孔,在里面内置隐藏式进风口。设计团队还给火炬上了“双保险”:火炬燃烧系统里有内、外两套出火口,即使外部出火口熄灭,内部还能保证火焰喷射状态。

当恶劣环境过去后,外部出火口还能自动回火。正是在这些“黑科技”加持下,“薪火”能够实现火力最大化和防风防雨性的最强化,确保火焰能够在风速30m/s(11级大风)和降雨量48mm/h(大雨级别)的状态下持续燃烧且火种清晰可见。

材料:生物质燃气清洁安全

“薪火”整体高730毫米,净重1200克。以天然圣火与智能技术为双核支撑,在历届大型赛事火炬设计中独树一帜。

原材料通过区块链技术数字上链,利用可溯源机制确保真实性;金属部分采用1070铝合金旋压成型工艺,表面先后经历激光精雕和阳极氧化两道工艺淬炼;握把采用可回收生物质材料,环保轻盈,便于手持;燃料采用生物质燃气,清洁安全可靠。

造型:创意源自良渚文明

谈起杭州的文化底蕴,自然离不开“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”的良渚文明,在“薪火”的设计中也将良渚的特色文化符号做了运用与展示,从“琮”字形的顶部出火口到模仿玉琮形态的方形炬冠,以及炬身的良渚螺旋纹演化,也都展示了良渚文明对杭州的重要影响。

“薪火”上方下圆,顶部出火口的形状,源自“琮”字最早的甲骨文字形,呈十字交叉状,寓意了“光在内周而复始”;方形的炬冠,采用了良渚文化中玉琮的造型;炬身以良渚螺旋纹为演化,形似指纹,自然交织,精致细密;炬基,则以代表浙江八大水系的八组水波纹为装饰。

返回顶部